媒體報道

[星島日報]教育要聞|疫下未通關難北上考察 校長:「雲遊學」或可替代

2022-09-21

(星島日報報道)新冠疫情持續逾兩年,本港與內地未通關,令遊學活動停頓。幾十名中學校長及教師昨率先體驗「雲遊學」活動,以雲端直播形式參觀河南博物院,由導賞員「隔空」引領認識多件鎮館之寶,並體驗模擬考古活動。對於設有內地考察的公民與社會發展科,有師生認為「雲遊學」在通關前或可替代,但互動交流有限,效果始終不及實地走訪。 

教育局昨安排幾十名中學校長及教師參與「雲遊河南博物院」教師體驗活動,通過雲端實時直播,走訪館內常設展「泱泱華夏,擇中建都」的多個展館,涵蓋新石器時期至宋金元的多項珍貴展品。導賞員向師生介紹多項鎮館之寶,包括仰韶文化文物「彩陶雙連壺」、商代甲骨文、西周晚期的「玉柄鐵劍」、春秋時期的青銅酒器「蓮鶴方壺」等。
跟拍導賞員直播解說

「雲遊博物館」全程以跟拍形式拍攝,師生猶如跟隨導賞員在館內遊走觀展,「駐足」於展櫃前細聽解說。館方亦以特寫鏡頭,讓師生一睹文物細節。其後的實作環節,師生利用「洛陽鏟」模擬考古發掘,親手把埋藏於「考古盲盒」的仿製文物「出土」。

今次「雲遊學」活動由港澳青少年內地遊學聯盟主辦,安排港澳學生在疫下遊學多個內地省市。本港承辦機構安排浙江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及江西博物館的三場「雲遊博物館」,另設以節氣為主題,涵蓋北京、河南、江西的六條「雲遊學」路綫,除了參觀奧運場館、洛陽城等地,亦安排臉譜、客家擂茶等現場體驗。

疫情令本地與內地未能通關,中學遊學活動停頓,尤其取代通識教育科的公民科,新設的內地考察安排恐受影響。身兼中學校長的立法會議員鄧飛坦言,「雲遊學」無疑是未能通關下的替代安排,促請當局在年底前,交代是否藉此替代實地考察,但他認為始終有局限,「最大限制是無法與當地師生及民眾面對面溝通,欠缺熱度與真實接觸。」
促年底定公民科考察形式

創知中學過去兩年籌備的內地遊學,均因疫情而無法成行,校長黃晶榕稱,將優先安排修讀公民科的高中生,不遲於中六上學期完成內地考察,「如明年十月國慶前都來得及,再晚便影響他們備試。」他認為「雲遊學」在互動上確有限制,但疫下亦別無選擇,形容是「有總好過無」。

體驗「雲遊學」的中四生蔡同學,認為安排與親身參觀博物館無異,但始終有距離感,「親身參觀可以看文字解說,現在只能靠聽,亦不能按興趣去看特定展品。」她期望公民科內地考察能以實地形式進行,有更深入的思想交流;順德聯誼總會梁銶琚中學中史科主任莫少初建議「雲遊學」加入互動元素,譬如學生「睇片」外可即時對話,或解說上多聯繫到日常生活,增加學習趣味。

媒體報道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181) [星島日報]對「中史列為高中必修科」的看法
182) [RTHK 自由風自由PHONE]教局列公社科22個內地考察行程 中五生優先
183) [星島日報]公民科內地考察1天團捱批
184) [明報]公民科內地考察 首團4月出發 22路線全廣東遊 教局:具理據缺席須申請
185) [晴報]公社科考察團涉22粵行程 新增多個1天團 包括參觀東江縱隊紀念館
186) [教育家] 2023年1月 創刊號 (推行國教宜情理兼備 全方位推行國安教育 P.17)
187) [體路]【學界排球精英賽】冷風四吹!創知反勝鄧肇堅晉8強 聖伯多祿決勝局「刁時」挫筲官
188) [信報]推動港師北上就業
189) [無線新聞]時事多面睇 青年發展藍圖
190) [友好協進會]友好協進會向基層家庭、同鄉社團、機構和學校派送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門票
191) [Now新聞]【時事全方位】學校國教KPI
192) [無線新聞]教育局公布教師專業操守指引 學界指部分要求較抽象倡進一步說明
193) [晴報]師生每日快測不變 教育界支持
194) [文匯報]中學生悟和平與幸福得來不易
195) [大公文匯]特寫珍惜來之不易的幸福
196) [星島日報]學界悼念南京大屠殺85周年
197) [華南師大港澳青少年教育研究中心]第九屆全國教育教材語言研討會暨第四屆港澳青少年教育與發展高端論壇成功舉辦
198) [多間傳媒機構]創知中學舉辦“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先生追悼會”
199) [香港華夏教育機構]2021/22學年優秀班主任及優秀教學獎頒獎典禮暨香港教育研究交流中心成立二十週年誌慶
200) [水訊播報]第五十四期 促粵港澳深度融合 建大灣區人才高地——記黃晶榕博士香港教育名家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