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荊雜誌]滬上見聞啟前程:探索·規劃·啟程
2025-07-21
懷著對祖國蓬勃發展的憧憬與探索個人未來的期待,在我校黃校長、黃副校長、岑主任和列主任的帶領下,我有幸以副團長的身份參與了本次以“生涯規劃”和“內地升學”為主題的上海交流團。這不僅是我初次踏上上海這片熱土,更是一次將視野投向廣闊天地、思考人生前路的重要契機。短短五天四夜,行程緊湊而充實,所見所聞極大地拓寬了我的眼界,更引發了我對未來,尤其是升學路徑的深刻思考。
行程伊始,上海汽車博物館便讓我驚歎於工業文明的演進。琳琅滿目的車型訴說著時代的變遷,也讓我不禁思考:為何車輛種類如此繁多?其差異又源於何處?帶著這個疑問走進現代化的汽車製造工廠,答案逐漸清晰。車間內醒目的標語——“上汽為人民製造,為人民服務”——猶如點睛之筆。我深刻體會到,正是這種以滿足人民需求為核心的理念,驅動著產品的反覆運算創新和經濟的持續增長。這不僅是商業智慧,更是一個國家發展路徑的縮影:當政策始終著眼於民生福祉,致力於提升民眾生活水準與國家認同感,便能彙聚起強大的發展合力,推動科技進步與綜合國力提升,最終贏得國際社會的尊重。這種“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模式,是國家快速崛起的關鍵,也讓我對祖國的強大倍感自豪。
此行對我未來規劃最具啟發性的,莫過於參訪復旦大學這所頂尖學府。漫步於底蘊深厚的校園,感受著濃厚的學術氛圍和蓬勃的青春活力,我仿佛觸摸到了知識殿堂的脈搏。校史館的陳列訴說著其追求卓越的歷程,與學長學姐的交流更讓我直觀瞭解到內地高校多元的學科設置、豐富的學習資源以及廣闊的發展平臺。這讓我第一次如此認真地思考“內地升學”的可能性:在這裡,不僅能接受優質的高等教育,更能深入理解國家發展的前沿脈搏,將個人所學融入國家建設的宏大敘事中。這無疑是一條極具吸引力的成長路徑。復旦之行,為我的升學地圖增添了一個清晰而重要的座標。
另一項深刻的感悟來自上海大眾工廠的參觀,並與我去年在德國大眾的見聞形成了鮮明對比。上海工廠高度自動化,機器人承擔了主要生產任務,人類則專注於監控與優化,追求的是效率與規模。而在德國工廠,則更注重工匠精神與員工福祉,手工技藝本身成為一種價值。這生動地展示了:同一品牌,因應不同的市場需求和文化背景,可以採取截然不同但都卓有成效的發展策略。這對我思考個人生涯規劃極具啟示意義——成功的道路絕非唯一。無論是像在課堂中汲取知識,還是通過“行萬裡路”的實踐考察獲得真知,都是寶貴的學習途徑。更重要的是,它促使我思考未來的方向:在全球化背景下,是選擇留在熟悉的環境,還是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包括內地)去尋求發展?這需要我結合自身的興趣、能力和時代的需求,進行審慎而開放的規劃。正如工廠因時因地制宜選擇模式,個人的發展路徑也需靈活應變。
古人雲“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此行上海,我深以為然。課本上的知識因親身體驗而變得鮮活深刻。我不僅看到了國家發展的宏偉成就,理解了其背後的邏輯,更在復旦大學這樣的學術高地看到了未來求學的可能圖景,也通過工廠的對比明白了多元化發展路徑的價值。這五天四夜,遠非一次簡單的遊歷,它是一堂生動的國情課,一次深刻的自我探索之旅,更是點燃我對未來生涯(尤其是升學方向)進行更積極、更深入規劃的火種。站在上海這個充滿活力的國際大都市回望與展望,我更加明確:規劃未來,需要開闊的視野,需要瞭解國家發展的大勢,更需要勇於探索不同的可能性——無論是選擇香港、內地還是海外升學,目標都是為了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光發熱、貢獻價值的舞臺。這次上海之行,為我啟程思考前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創知中學5B學生 陳信熒
來源:創知中學